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保健 > 老人保健
关于“老”的话题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出门办事、上街买菜,被人们喊起了“老师傅”、“老大爷”、“老先生”,于是我意识到,自己老了。

    “我老了吗?”于是在闲暇之余,我从自己身上寻找老的标志,老的痕迹。

    头发白了,两鬓染霜。过去常讲白发老人,如今头发白了,可不是人已经老了吗?

    眼睛花了,看书写字,不得不戴上花镜。有一次上衣的纽扣掉了,自己想缝上,不料想戴上花镜,把针线推得远远的,线仍然穿不进针眼里去。“老花镜,老花镜”,人老了才戴花镜,不是老是什么呢?

    腿脚也不听使唤了,走路再不敢像过去那样风风火火一阵风似的。膝关节还有骨质增生,经常隐隐作痛,上下楼梯常不自觉地把脚横过来,加起了小心。“人老先从腿上老”,这不又是老的象征吗?

    还有那可恨的忘性,显得格外的大。昨天刚见过面,并有人作了介绍,“他是某某某”,今天再见,却也想不起人家的名字来。有时在家去取某一件东西,走到跟前却又忘记了来找什么。上街买菜付了钱却把菜忘在菜摊上、洗完澡却忘记关热水器的事也时有发生,你看看,这不是老又是什么呢?

    唉,由此看来,人走到这一步,确实是老了。

    但上面说的只是一些人老的外在特征。可是从生理上讲,人到底活到多大岁数算是进入老年行列,这似乎又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过去上学时在作文中常常这样描写“年过半百的老人”。鲁迅先生活了56岁,当时被敬为文坛老人。曹操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时候,也只有53岁。可见,过去在人们眼中,人活到50多岁,就被看做是老人了。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有一个年龄段的划分,59岁以下的人算是中年,60岁到70岁的人算是初老年,70岁以上的人才算是老年。“人活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你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是已经达到七十二三岁了吗?前几天有报道说,印度有一位长寿老人,如今已经133岁,身体仍很健康。如今看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保健条件好了,再按过去的年龄标准去划分老与不老,确实不适用了。曹操当年没必要感慨自己已到暮年,鲁迅当年确实也不算老。所以人们对于老的看法、老的概念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那么,我今年刚刚60

    挂零儿,动辄言“老”,又似乎还不到时候。

    “老有所为”,这是近年来一个新的提法。人老了,固然在生理上添了许多毛病,但并不是就没用了,就不能干什么事情了。老年人阅历丰富,深谙世故,又多了很多智慧,积累了许多经验,依然能够大有作为。英国著名女作家巴巴拉·卡特兰,1983年在她80岁寿辰时,仍然出版了《迷人的故事》一书。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1931年在他82岁高龄时,仍然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诗歌《浮士德》的第二部创作。老当益壮,老而弥坚,老年人像是一棵古松,年轮越多,木质越坚,大器晚成,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不难找到这种绚丽的浪花。想到这里,我又觉得有了许多激励与希望。

    老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是马拉松赛跑的最后一圈,是舞台演出的最后一幕。老又是自然规律,达官显贵、历史名人谁也逃脱不了。但如何对待这个“老”字,确是每个上了年岁的人都应该面对的现实。这里既有个生理年龄问题,又有个心理年龄问题,万不可因头上的几缕白发、脸上的几条皱纹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削磨了自己的斗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到这个年龄,少了生活上的负担,少了工作上的压力,少了种种应酬和干扰,是人生的又一个春天,是收获的黄金季节,更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长优势,去干自己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每每想到这些,我又觉得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爱好和工作中去。

    老之老矣何畏其老。只要思想不老,便能青春常在。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老年机体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药物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人爬山八项注意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