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天山童姥,武功渊深,6岁起练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每30年返老还童一次。返老还童时,功夫全失,往后一天恢复一岁功力。第一次返老还童时36岁,花了30天。第二次返老还童时66岁,花了60天功夫。96岁时第三次返老还童,除了说话声音有点苍老外,其它一切的一切,与6岁女童无丝毫差异。小说把人生的两大憾事--老与衰,像捏橡皮泥一般,任意搏捏,说得活龙活现。其实只是神话--主观想象的虚构物而已。
现实生活中,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一年一岁,从童年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过河卒子,一直朝前拱,既无暂停,更无逆转,老没商量,这是自然规律;然而,衰则不然,不仅有商量,而且弹性还大得惊人。有些人未老先衰,年纪轻轻的就活像个小老头,昏惨惨似灯将灭;而另一些人则老当益壮,活了一大把年纪,还要老夫聊作少年狂。两相比较,天壤之别。人生的老与衰的轨迹,就这样既联系而又不同步。
那么,人生几何?据传说,佛尊释迦牟尼曾这样问他的弟子:人生几何?有弟子答几年,有弟子答几十年,佛尊都摇头,说:都不对,人生只在呼吸之间。呼吸之间?什么意思?据诠释有两层意思:
一是不一味追悔昨日,亦不一味期待明日,时时处处事事体会周围事物的美妙,那么人生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二是人生就在于呼吸之间,生和死只是瞬间的转化,努力把握每一时刻,才算把握了人生。显然,尽管两层意思的着眼点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却一样,都是立足今日。
是的,人生一世,朝如青丝暮成雪,岁月如流水,一去不复还。过去的,是叱咤风云,还是庸庸碌碌,抑或是不堪回首,那都是过去的,只能划上句号,追恋它百害而无一益。沉浸于过去的彪炳千古,只能居功自矜,激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怨气;沉浸于过去的惨淡经营,只能悔恨自疚,涌起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惘然哀思。这两种情绪,对健康都不利。未来的,固然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可以期待,但未来是现在的继续,没有现在谈不上未来,况且天有不测风云。因此,离开现在而一味期待未来,很难不陷进幻想之虞,对健康亦不利。
那么,怎么立足于今日呢?医学专家夏镇夷教授说得好:老年人自身应从自我存在价值的评估中振奋!肯定自我,根据自我的身心特点,投入生活,融入社会,老有所用,老有所为,在为与用中体味生活乐趣。因为,一个人只要有独立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即使活到天老地荒,也是不会衰的。反之,无心于为,无心于用,仅求长生,整天小心翼翼地等待岁月,就算活到天老地荒,又有什么用呢?
道理就是这样昭然:老没商量,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掉;衰有商量,全由自己主宰。两者的辩证,就是养生保健的真谛,也是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