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婴幼儿脸部、手部、脚部等处发生湿疹,这是婴幼儿异位性皮肤炎的表现。而这种皮肤部位的炎症其实很有可能是儿童过敏病(包括慢性复发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肠胃症状等)或气喘的先兆。近年来,过敏病急剧增加,已成为现代流行病,而且成为现代小儿医学的尖端课题。
儿童气喘及过敏病是怎样发生的呢?所谓过敏,是指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分反应,或者说是一种自我毁灭反应。遗传学家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过敏,孩子过敏的可能性为1/3,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症,孩子患过敏的可能性为70%。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遗传性过敏病的发生是一种与多重基因遗传有关的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的染色体异常位置是第五对染色体5q31,这是促成过敏性炎症反应发生的细胞激素群的基因所在位置,与气喘体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另一可能的染色体异常位置位于第十一对染色体11q13,它与人体基因控制异位性体质、免疫球蛋白IgE总量和IgE的形成及其反应关系密切。这种炎症反应会因受到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造成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当炎症反应发生在支气管时称之为气喘病,发生于鼻腔时称之为过敏性鼻炎,发生于眼结膜时称之为过敏性结膜炎,发生于胃肠时称之为过敏性胃肠炎,发生于皮肤时称之为异位性皮肤炎。过敏病的炎症反应之所以能够长期持续存在于病患的肺部、鼻腔、眼结膜、胃肠道、皮肤,与其嗜酸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病人对过敏炎症反应的缓解能力异常有密切关系。
过敏病发作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呢?通常分为两大类:1.直接因素:包括过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学刺激物如香烟尼古丁、汽车尾气、臭氧等,这些因素可直接诱发过敏症状。2.间接因素:如运动、天气巨变、室内外温差大于7℃、喝冰水、情绪不稳定等,这些因素会造成已存在过敏性炎症的器官如支气管发生收缩现象。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家尘、尘螨、羽毛、猫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食物过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坚果、黄豆及豆制品、麦类、螃蟹、虾、鳕鱼、蚌壳等海鲜。这些过敏原以家庭尘螨最为常见。当过敏性炎症反应发生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造成各个异常遗传的器官组织代偿功能失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组织器官的破坏将加速进行,导致肌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合成增加等组织纤维化,最终形成病儿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尤其是肺部纤维化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极端情况下,过敏几乎涉及所有器官,并发展成为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极度呼吸困难,直至威胁生命。
鉴于儿童过敏病的严重危害,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过敏性哮喘,除了适当的使用抗炎药物外,必要时还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组织胺类药物,应使病儿及家长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过程,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及刺激物质的接触,这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美国国家卫生院结合国内及世界多位知名学者的建议,发表报告指出:每天200~500ug喷雾式类固醇吸入治疗是目前轻微持续性气喘病人的最佳疗法,而支气管扩张药物可于必要时使用。轻微持续性气喘病的诊断标准是病儿白天咳嗽,每个星期至少1次,但是小于每天1次;夜间的咳嗽症状每个月大于2次,但小于每个星期2次;气喘咳嗽发生时影响病儿的活动力和睡眠。同时,病儿的肺功能仍维持大于预测值的80%以上,只是昼夜变异性介于20%~30%之间。研究发现,患有气喘的幼童使用吸入式类固醇治疗不会影响儿童的长期发育,许多文献报道也证实,正确使用喷雾疗法,会使患儿的气喘症状得到长期改善,而其生长发育远超过不使用此法而反复气喘发作的患儿。
如何预防儿童过敏病的发生呢?1.祛除环境和食物中的过敏原。2.母乳哺育至少6个月且孕妇应避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或者喂食低过敏原的水解蛋白婴儿配方奶粉。3.延缓副食品的添加。4.孕妇在怀孕第七个月时避免食用高过敏原食物。5.适当运动,儿童应避免在干冷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如禁止在冰雪上从事持续激烈的运动。而环境暖和、湿度较高或间歇性的运动则应鼓励。从事运动时,以不感到胸闷、气急、身体不适为原则,有症状时应停止运动加强休息。6.从事运动前,应适当进行热身活动。
对于本身患有过敏病的产妇,生产后要在饮食方面加以注意,特别是在产褥期。研究发现,哺乳期间是否控制饮食对宝宝日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差一倍。同时,母乳是最天然、最易消化吸收、且无过敏原的乳品,应大力提倡。产后如果过多食用致敏性食物,体内的IgE抗体指数会升高,从而加重过敏症状。产后进补可选用当归黄芪鲤鱼汤、当归枸杞鳗鱼汤、黑枣乌鸡汤、四物枸杞猪蹄汤等。
总之,过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不论是胃肠症状(6个月内高发)、湿疹(1~3岁高发)、气喘(3岁以后高发),还是过敏性鼻炎(7~15岁以后高发),都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关注儿童健康,让我们从关注儿童过敏病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