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克服“亚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什么是“亚健康”?却是一个看似明白却说不太清楚的问题。国家心血管病科研小组副组长洪昭光教授就告诉记者,因为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不一,特异的致病因素尚未发现,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现在也无法对它进行比较准确的界定。
一般来讲,医学界把“亚健康”看作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到医院检查不出病,自己难受自己知道”的那种状态。
临床上“亚健康”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它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一般是: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受惊吓等;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亚健康”状态确实在一些从事企业管理、商业活动的人中所占的比例最高。造成“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2.由于人体的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神经的适应能力降低。
3.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
如何预防和消除“亚健康”?洪教授强调,走出“亚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把钥匙就是4句话16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医学专家对这把“钥匙”进行了条分缕析。
合理膳食就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食物选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饮食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
适量运动就是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戒烟限酒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疾病都是起因于烟、酒。但对身体状况较好的人来说,少喝一点红葡萄酒、米酒是有好处的,但千万不能喝得太多。
心理平衡就是心理承受能力要强,学会及时调整心态,随时化解压力,时刻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这样就不会积劳成疾。
医学专家们都强调,“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故治疗亚健康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亚健康”最亲这些人
白领:亚健康的主要人群,其中包括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律师、法官、检察官、文字及脑力工作者。
在校大学生: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校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容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显现。同时,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又多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宿舍卫生较差和体育锻炼不足等现象,特别是生活贫困的学生常常因经济拮据而节衣缩食,造成营养不良,也易导致亚健康。
偏食者:偏食动物类食品,吃得过多、过咸、过甜等,也易导致亚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