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80年代一个名叫瑞文的外国学者首先提出的,最初人们称之为x综合征,意思是它包括多种现代病的表现,如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人们认为这些表现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而它们的其同原因就是高胰岛素血症。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接受了这个概念。但不少人却又产生此症可怕和无法防治的观点。
其实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完全可以防治的。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上述几种可能有内在联系的疾病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不敏感,导致代谢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又称chaos(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成年人糖尿病、肥胖症、脑卒中)综合征。此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血症则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ⅱ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等共同的发病基础。因为胰岛素除了对物质代谢有影响外,还是一种生长因子。胰岛素过多,可诱导动脉壁细胞成份的生长和增殖,使平滑肌细胞中胆固醇合成增多,加速动脉硬化。高胰岛素血症对脂代谢的不利影响,促进肝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引起高脂血症,这些都对人体及为不利。但是只要抓住主要环节,消除胰岛素抵抗的因素,高胰岛素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可防治的。
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摄食过多及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改变;胰岛素受体后障碍。根据本综合征的病因,应按采取以下措施治疗:
饮食控制 减少热量摄取可减少胰岛素需要,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肥胖者在体重减轻后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恢复,高胰岛素血症就可减轻。
加强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可增加胰岛素效应,并防止体重增加。
药物治疗 ① 二甲双胍,此药不增加胰岛素释放,可加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并抑制肝糖原异生,从而减少肝糖的输出。此外,还可延缓食物的吸收。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减轻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同时加强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舒血管作用,使到达肌肉组织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增多。③ 氯贝特可降低游离脂肪酸和血糖,并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④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可延缓糖类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高血糖减少,从而对胰岛兴奋作用减弱。⑤ 胰岛素增敏剂,如曲格列酮可加强细胞内的胰岛素作用,减弱胰岛素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