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5%—10%。糖尿病患病率在那些由穷变富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尤其快,甚至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上海曾做过一项有关糖尿病的调查,,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才16岁,35至49岁的比例
高达68%,糖尿病明显出现低龄化趋势。
专家认为,糖尿病低龄化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有关。不少中青年人长期超负荷工作,或者由于夜生活过于丰富,使身体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和疲惫状态。加上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得糖尿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据有关机构开展的对4万多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发现,许多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在此之前全然不知。糖尿病人从患病到诊断一般有7—10年的间隔,常常是出现了并发症后才知道数年前就得了糖尿病。
运用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措施,糖尿病发病率至少可以降低50%。具体方法是:“多学点”———了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少吃点”;“勤动点”———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轻松点”———开朗、豁达、乐观,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9大不良生活习惯易引发糖尿病
1.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2.水果当饭
天热的时候,即使可口的饭菜摆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饮料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来应付一顿饭。医生说,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所含糖分偏高,对一些本来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来说,不加节制地进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线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症。
3.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员在对8000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踪长达10年后发现,这些人当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轻微糖尿病,而且这些人患病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4.每天一罐甜苏打水
妇女每天喝超过一罐的甜苏打汽水,不但容易变肥胖,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机会。那些每天至少喝一罐甜饮料的妇女比喝得少的人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85%。除了软饮料中含有过多热量外,饮用者快速吸收很多糖分也使她们容易肥胖和患糖尿病。这可能不是糖的问题,而是跟糖在液体食品里有关。所以苏打汽水和其他提供能量的饮料可能导致摄入能量过多,最后引起超重和肥胖。
5.女性铁过多
体内蓄积的铁过多会导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因此及早验血有可能帮助识别有患病危险的人。
铁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铁与蛋白质的配合物,是铁蓄积量的标志。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把诸如肥胖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身体活动、饮酒和饮食之类的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在研究之初铁蛋白含量较高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差不多是常人的两倍。
6.男性滴酒不沾
适度摄取含酒精饮料的人,罹患“Ⅱ型糖尿病”的概率,要比滴酒不沾或极少饮酒的人来得低。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群研究员在过去12年持续不断所作的研究结论。过去12年来,研究员每年分别向20951名男性医生,年龄由40岁至84岁不等,发出问卷,内容是有关他们选择的生活形态如喝酒、抽烟及运动等3方面作调查,逐年加以分析和记录。
7.缺少维生素E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芬兰的研究小组对健康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在观察期间内,其中体内维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因此,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8.爱看电视
爱看电视的人是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与每周看电视时间不到一小时的男性相比,每周看2至10小时电视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看电视时间在21至40小时的男性,危险增加一倍;看电视时间在40小时以上者,危险提高几乎两倍。这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形态和患糖尿病的危险有直接关联。並不是电视本身带来糖尿病危险,而是通常看电视越久,代表一种典型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即摄取过多卡路里和运动量较少。
9.压力大
丧偶、经济困难或其他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生活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遭到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受打击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糖尿病的4个饮食误区
1.饥饿
不少人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效。事实上,吃得过少,非但不利于身体,反而会经常出现四肢乏力、血糖过低的现象。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一般人,如果不从事重体力劳动,每天所需的总热卡量为:(身高—105)×35,只有当所摄入的总热卡量大于所需的热量时,才会屯积为脂肪,而热卡量摄入长期不足,很容易营养不良。
如果您已经患有糖尿病,正确的饮食方法应该是:少量多餐,多吃低热量的食品,如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和含糖量相对比较低的苹果、橘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少量的主食加鸡蛋、瘦肉、牛奶等,既保证了身体所需的基本热量,又有比较合理的营养搭配。
2.多吃粗粮
面粉、大米、小米、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只是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细粮与粗粮的比例为6:4时,是较好的搭配状态。
动物油与植物油的配比也一样。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只要是脂肪就属于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脂肪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使体重增加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医生都是不主张糖尿病者吃油炸食品的。
3.无糖食品可放心吃
对无糖食品是否就不需要控制呢?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或用其他的甜味剂如木糖醇替代葡萄糖,这些甜味剂有些是低热卡糖或不产热卡糖,但无糖饼干、无糖面包、咸面包、咸饼干中仍然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糖类,如果糖、乳糖等。因此,这类食品仍然应计算入总热量范围内,如果食用无糖食品后明显血糖升高,应该停用。无糖食品无任何降糖疗效,不能本末倒置放弃降糖药物治疗而用它来代替。但在适量范围内它们可以改善单调的口味。
4.吃药就不用控制饮食
有些人认为,饮食增加了,多吃点降糖药物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其实这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最忌讳的是有时大吃大喝,有时又粒米不进,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过量、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概率,非常不利于疾病控制,而且体重也会有上升的趋势。
还有的人以为改用胰岛素治疗,就不再需要费神控制饮食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用胰岛素治疗同样需要配合必要的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