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火跟”。临床以双跟奇痒为特点,每于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冬天寒时症状消失,如此年复一年,反复不已。与病眼接触过的水、毛巾,脸盆、手及病人触摸过的其他器具均有传染性。本病属中医“时复症”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热时邪,上犯白睛,或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邪上壅于目;或素体气血亏虚,时邪内伏,每至春夏而犯目。上述诸因均可致睑内及白睛赤涩,奇痒难忍,病程缠绵,反复发作。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对空气中游离花粉、细菌或其他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变发生在睑结膜、球结膜,表现为结膜上皮细胞高度增生,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胶质纤维玻璃样变性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强烈日光及烟尘,发病季节可戴有色保护眼镜。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热犯目 睑内奇痒,灼热不舒,上睑内颗粒累累,状如铺路之卵石,每遇风吹日晒或天热时,症状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方药] 加减四物汤化裁:生地16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7克,苦参16克,牛蒡子12克,薄荷7克,花粉12克,连翘16克,荆芥7克,防风7克。奇痒难忍,可加白鲜皮16克,地肤子16克。 2.湿热壅盛 眼内奇痒难忍,泪多眵粘,胞睑内遍生颗粒,白睛污秽,黑白际呈胶状隆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 清利湿热,祛风止痒。 [方药] 除湿汤加减:连翘12克,滑石16克,车前子12克,木通12克,黄芩7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苦参16克,蛇床子12克。瘀热较甚,白睛暗红久不消退,可加丹皮12克,赤芍12克。 3.正虚邪伏 双眼奇痒,反复发作,年复一年,兼见面黄体瘦,乏力倦怠,舌淡红苔黄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药] 炙片草汤加减:炙甘草16克,党参16克,生地16克,麦冬12克,阿胶12克(烊服),桂枝7克,火麻仁12克,蛇床子12克,苦参12克。以血虚为主,兼见面色淡白,爪甲不荣,可用当归养荣汤(羌活7克,防风7克,白芷7克,生地16克,当归16克,白芍12克,川芎7克),以养血祛风。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局部点药:保持结膜囊清洁,如眼部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 (2)局部治疗: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睡前涂抗生素眼膏。重症病人,最好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选择用药。并发角膜炎时按角膜炎处理。 (3)结膜下注射:可结膜下注射氢化泼尼松o.5~1毫升,相隔5一7天可再次注射。 (4)全身用药: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全身用药,还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每次10~20毫升。 (四)中药制剂点眼或蓄鼻 可用熊胆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亦可用蓄鼻碧云散(鹅不食草6克,青黛、川芎各4克)或鹅不食草蓄鼻,以减轻症状。 (五)中药熏洗疗法 防风16克,羌活16克,细辛3.5克,苦参16克,蛇床16克,煎水:或用内眼药渣煎水熏洗患眼,每日1次。 预防与护理 (1)本病主要是接触传播,患者的日常用品要清洗消毒,以防扩散传染。 (2)在家庭和单位进行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