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质腺的慢性炎症引起的皮肤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颜面局部,郁久化火致经络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郁久化脓,便会形成暗疮,久病人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面肌肤则成为结节、瘢痕。另外,患者素体阳热偏盛,加之过食辛辣油腻之品,使湿热结于胃肠,胃肠湿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蒸蒸于肺,蕴阻于面,病久生淡,疲瘀互结肌肤而成。 座疮辨证分型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分型较多。现依据医者通常分型,述其药物内服疗法。
肺热型 毛囊起丘疹,红肿疼痛伴病痒,面色潮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泻肺清热、凉血解毒。药用生槐花15克,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生地、丹皮、白芷各10克,黄连6克,薏苡仁、连翘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胃湿热型 常见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胞,伴掀热瘙痒、咽干、口燥、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治宜宣肺活热、通腑利湿。药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赤芍、苦参各10克,野菊花8克,黄连6克,白茅根 30克,生槐花15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6克;感染重者加公英、地丁各15克;形成囊肿者加夏枯草15克,贝母10克;皮脂溢出多者加生苡仁15克,枳壳、生白术各10克。
肺经郁热型 此类患者痤疮多为脓疱型或痤疮在月经前加重。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甚至连及预项,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伴有乳胀不适,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临床表现。治以疏肝清解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炒栀子、黄芩、山楂、苏梗各6克,当归、生地、茯苓、白术各10克,白花蛇舌草、茵陈、公英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痰瘀互结型 皮疹以结节、囊肿为主,部分有疤痕,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药用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半夏9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莪术1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赤芍10克,浙贝母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郁型 皮疹分布于面部及胸、背,兼见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喜生闷气,女性月经前面部皮损加重,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药用金桔500克,洗净去核;槟榔30克,碾碎;鲜桔皮50克,切丝;连翘、夏枯草各20克。先将连翘、夏枯草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钟,药液再煮其他药物,煎至金桔烂熟,入蜂蜜50克,再煮20分钟。每次服10~20克,每日3次。
热毒血瘀型 用于痤疮经久不愈,治直活血清肺。基本方:川芎10克,虎杖、生石膏(先煎)各15克,生山楂30克,大黄、桑叶、桑白皮、蝉蜕各10克,黄芩5克,黄连3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丘疹色白者加羌活3克,生苡仁15克,茯苓10克;丘疹色红者加赤芍、丹皮、丹参各10克;有脓者加败酱草5克;色素沉着者加生甘草3克,白芷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