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性中耳炎又称为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常导致鼓室积液,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幼儿。
病因
①咽鼓管阻塞:常见于增殖体(腺徉体)肥大、鼻咽部肿瘤和先天性或后天性咽鼓管功能不全(如腭裂等)。
②上呼吸道感染。
③气压损伤:飞机或潜水上升、下降过快,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所致。
④放射线治疗后。
⑤变态反应。
⑥中耳某些类型的细菌及病毒感染。
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的通道,平时关闭,吞咽时开放。由子上述各种原因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致使中耳鼓室内空气逐渐被吸收且得不到相应的补充而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内粘膜血管扩张、窟血、通透性增加,形成中耳积液。
症状
主要表现为胸闷、耳闭寒感、听力减退,可伴耳鸣。并有自声增强现象(即别人讲话听不见,而自己讲话觉声音很大),有时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改善。
检查鼓膜色泽混浊、内陷、锤骨柄移位。如中耳有积液,鼓膜常呈琥珀色或橙红色,并可见到疲平面或水泡,鼓膜穿刺可抽出液体。听力检查有不同程度耳聋;声阻抗测听有助于诊断;咽效管功能检查通畅度降低。
治疗
①消除病因:对有鼻咽部炎症、肿瘤、腺样体肥大等应予以治疗。
②咽鼓管吹张。
③适当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鼻内菌:可滴用1%麻黄素制剂。
④鼓膜穿刺抽出液体,若液体粘稠可注入座蛋白酶1mg或透明质酸酶1000~1500单位。对反复穿刺无效者可行鼓膜切开和置放通气管。
预防
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注意鼻涕方法;及时去除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