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疾病大全 > 五官科 > 耳鼻喉 > 鼻出血 > 治疗原则
鼻衄治疗说明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鼻衄的辨证主要依据病情的缓急,出血量的多少、色泽的红淡以及全身其他症状。治疗上,宜急则治其标,先用外治法止其血,再辨证求因,配合内治法。
    1.肺经热盛
    主证 鼻中出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焮热感,兼有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或数。
    证候分析:邪热灼伤鼻窍脉络,则鼻衄;气热则血热,故血色鲜红;热邪在表,故出血量不甚多,点滴而出;热邪犯肺,伤及肺津,故鼻腔干燥,口干,咳嗽痰少;舌尖边红,脉数为肺脏有热;邪热在表,故脉浮。
    治疗 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选用桑菊饮加丹皮、白茅根、山栀炭等。方中以桑菊饮清热宣肺,丹皮、白茅根、山栀炭凉血止血。
    2.胃热炽盛
    主证 鼻中出血,量多,血色鲜红或深红,鼻内干燥,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干,脉洪大而数。
    证候分析:胃之经脉上循于鼻,胃热炽盛,火热内燔,迫血外溢,故鼻衄,因阳明之火最盛,故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热烁胃阴,故口干口臭,烦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黄厚而干。热盛于里,故舌红,脉洪大而数。
    治疗 宜清泄胃火,凉血止血,选用犀角地黄汤加石膏、知母,大便燥结者加大黄、瓜蒌仁以通腑泄热。
    3.肝火上逆
    主证 鼻衄量多,血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藏血,肝火上逆,火邪迫血外溢,故见鼻衄量多,色深红。肝火炎上,扰于清窍,故见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肝气郁结,气机不舒,故胸胁苦满,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热之象。
    治疗 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选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玫瑰花。可酌情加犀角、生石膏、黄连、竹茹、青蒿等以清泻上炎之火。
    4.肝肾阴虚
    主证 鼻衄色红,时作时止,量不多,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质嫩红或绛而少津,舌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伤及血络,故鼻衄,时作时止;虚火上扰清窍,故头晕、眼花、耳鸣;水不济火,心肾不交,故见心悸,失眠多梦。口干少津,舌质嫩红或绛,舌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证。
    治疗 宜滋养肝肾,凉血止血,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旱莲草、藕节、阿胶等。若耗血多,宜胶艾四物汤。
    5.脾不统血
    主证 鼻衄渗渗而出,色淡红,量或多或少,面色不华,饮食减少,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气不摄血,故血渗渗而出,因无热象,故血色淡,气血虚不荣于面,故面色不华,脾虚运化失健,故饮食减少,神疲懒言。舌淡苔薄,脉缓弱均是脾虚气弱之象。
    治疗 宜健脾益气,摄血止血,选用归脾汤去生姜,加侧柏叶、地榆等。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衄,总因鼻中出血而使营血耗伤,故出血多者,每见血虚之象,如面色苍白、心悸、神疲、脉细等,故除按以上辨证用药外,可配合和营养血之法,适当加入黄精、首乌、桑椹子、生地等养血之品。若因阴血耗伤,涉及阳气,以致阳气衰微者,应用补气摄血之法,救逆扶危,选用独参汤或参附汤。
    对鼻出血的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下来。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
    (1)冷敷法: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血液遇寒凉而凝泣,流动减缓,故可减其涌溢之势,而达止血目的。
    (2)压迫法: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或紧捏一侧或两侧鼻翼,以达止血目的。
    (3)导引法: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有引热下行减少上炎的作用,而协助止血。
    (4)滴鼻法:香墨浓研,滴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停止。或可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等滴鼻,也有协助止血作用。
    (5)吹鼻法: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亦可将上述药物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
    (6)鼻腔填塞法: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患侧鼻腔。若仍未达止血目的,可行后鼻孔堵塞法。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流鼻血的家庭应急处理
下一篇:勾中指可以快速止鼻血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