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经期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称痛经。一般多好发于青年妇女或青春期少女。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甚至可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那么痛经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前列腺素释放有关。而继发性痛经则是由于手术、分娩、流产、经期剧烈运动等原因造成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而引起的。 青春期少女的痛经多属于原发性痛经。由于子宫尚未发育完全,宫颈内口或宫颈管狭窄,子宫位置过度后倾后屈,经血流通不畅,使子宫必须加强收缩才能排除经血,子宫肌痉挛性收缩,导致组织缺血引起疼痛。在大量经血排出后疼痛即消失,因而痛经多发生在经期的第一、二天。此外,精神过度紧张、敏感、劳累、受寒、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健康状态不良等,也可以引起子宫的痉挛性收缩,导致痛经。另有一种较特殊的情况:子宫内膜整块剥脱,排出不畅引起的痉挛性收缩而导致的痛经,称膜样痛经。 原发性痛经主要表现为初潮后,经期的第一、二天下腹或腰骶部放射性疼痛,一部分人在经前一、二天即开始疼痛,有些患者伴恶心、呕吐、尿频、苍白冷汗,必须卧床方能有所缓解。膜样痛经则在经期3~4天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疼痛随即消失。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原则是精神治疗与药物治疗并重。经期注意劳逸结合及经期卫生,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波动、注意保暖等。适当应用止痛药物如:复方颠茄片、阿司匹林等。激素治疗主要应用于已发育成熟的青年妇女,对青春期少女不宜使用。祖国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医学实践,对于治疗痛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血淤停滞、淤阻胞宫、胞脉,使经行滞涩,不通则痛。治疗上以理气活血、行淤止痛为治则。常用药物如:血府逐淤汤、八珍汤等。 最新研究发现“速效救心丸”由于其强大的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功能被由于妇科治疗原发性痛经(注),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剂量为每次10~20粒,每天1~2次,视病情而定。临床应用总有效率大95.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妨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