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女性多见,好发年龄为30~60岁,临
床 表现为慢性、进行性以小关节为主的全身性多关节肿痛,常双侧对称分布,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
的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关节肿痛可伴有晨起时双手关节的僵硬、曲伸不利,称为
“晨僵”,一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部分患者还有乏力、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发
现,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警惕性增强,使该病“漏诊”并不多,相反容易将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创伤性
关节炎、腱鞘炎、甚至痛风等误诊为类风关,实为“滥诊”。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诊断明确的类风关却
只采用止痛药加糖皮质激素(强的松)这种陈旧的治疗方案,使很多患者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实为“
误治”。目前国际上对于类风关的治疗原则已较统一,主张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同时,早期使用甲氨
喋呤、羟基氯喹、青霉胺、硫氮磺胺吡啶等“慢作用药物”,这类药物能真正起到改善病情,控制疾病发
展的作用。“慢作用”系指这些药物起效较慢,需要较长时间地治疗方可显效,因此类风关治疗是一个较
为持久的过程,患者应有耐心和信心。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21世纪的前10年定为“骨-关节10年(Bone and Joint Decade)”
,旨在通过10年的时间,加深对骨、关节疾病对健康、社会经济与发展诸方面危害的认识,推动世界范围
对骨、关节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研究。对于类风关患者来说,应该对这一常见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