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疾病大全 > 内科 > 肾病 > 其他
药物性肾病治疗及预防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药物在防治作用的同时,还可产生与治疗无关的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药物性肾损害就是临床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

1、止痛剂肾病
止痛剂肾病主要指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NSAIDs)所弓1起的各类肾脏病变,其临床表现类型有:亚临床型止痛剂肾损害;血管动力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3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主要指慢性间质性肾炎)。各类型中以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血管动力性肾功能不全较常见。本病发生与止痛剂类型有关,NSAIDs的复方制剂(如APC、去痛片等)的肾毒性更大,可致急性肾衰的NSAIDs,如布洛芬、荼普生、消炎痛、甲灭酸等。不同个体之间止痛剂的危险性不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肾衰可同时发生。

2、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素类及头抱菌素类药物均可引起急性药物性肾间质性肾炎,用药后二日到数周发病,临床症状以男性和小儿多见,通常蛋白尿多为轻中度,部分病例尿蛋白为3.5克/24小时,血尿,偶有血凝块,嗜酸性细胞尿,脓尿,血清IgE水平增高,偶见一过性氮质血症,一般停药后可望恢复,但也可日趋恶化演变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3、氨基糖甙类
本类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巴龙霉素等,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脏(尤其是皮质部)蓄积,可致肾小球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等,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红细胞及肾小球滤过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氮质血症及无尿,使用常规剂量庆大霉素中毒发生率2%—45%,而致ARF占10%-26%,用本类药物10天以上易发病。

4、磺胺类药物
由于原形磺胺及乙酰化磺胺主要经肾脏排泄,在尿中浓度较高,在酸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有可能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结晶,产生机械性刺激和阻塞,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痛、尿少,甚至尿闭等症状,故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并同时服用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磺胺类溶解度,不致结晶,以利外排。

5、甘露醇
181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使用甘露醇,46例引起肾损害。46例经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即给20%甘露醇250毫升静滴,2-4次/日,为防感染并发症,加用抗生素,经治疗4-6天中分别出现尿量减少,尿素氮为18.5-25.8毫摩/升,肌酐为180—568.3毫摩/升,血渗透浓度325-392毫摩/升,尿渗透浓度为510—650毫摩/升,尿蛋白(+--+++)5例,尿红、白细胞(少许—+)6例,颗粒管型3例。209例脑出血病人,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分别出现浅中昏迷,恶心、呕吐、抽搐、呼吸急促、少尿或无尿,出现尿红细胞(++--+++),白细胞(+--++),蛋白(+-++)2例,尿红细胞(++—+++),白细胞(+-++),蛋白(+)8例,无尿者可见颗粒管型。

6、抗结核病药
结核病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核病的疗效及降低耐受性,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更易发生急性药物性肾间质性肾炎(D—AISN),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等都可引起D-AISN,间歇用药更易发生,最常见者为利福乎,常呈现发热、寒战、胁腹部痛和无尿,停药后肾功能可望恢复,有时恢复缓慢。

7、喹诺酮类药
本类药物具有抗菌诺广、作用强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本类药除对肝脏损伤外,对肾脏也有损伤,如诺氟沙星等药可致血中尿素氮升高,诱发ARF或D—AISN,故有药物过敏史者应慎用。

中药与肾

中草药一向被人们误认为无毒副反应,许多药物广告也这样误导宣传,使人们产生一种想法,中草药怎么吃都行,而对小儿在剂量上只是酌减,究竟减多少?婴儿与12岁儿童是否该不同?大多没有具体的说法。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或中草药汤剂时,剂量都比较混乱。那么,中草药究竟有无毒副反应呢?回答是肯定的。据最近几年的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如木通、雷公藤、广防已等中药都对肾脏有损害作用。无论是单用、组成方剂或制成中成药,只要有上述三种药物中的一种均可引起对肾脏的损害。

有关广防已对肾脏的损害作用首见于1993年比利时的一篇报道:在比利时的一个减肥诊所里,一年时间竟有81名减肥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少数出现尿毒症,引起了医师的重视,经全面检查发现引起肾损害的根源在于他们的减肥药中有一味广防己。后经动物实验证实了广防己确有致间质性肾炎的作用,而且致病的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国内文献从1965年开始有中药木通引起肾功能衰竭的报道,现已查到先后共有10余例个案报道。

有关木通引起肾功能不全的相关问题,北京医科大学作过研究,他们用实验大鼠证明木通确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且在常用的三种木通(关木通、白木通和川木通)中以关木通毒性最大。从临床报告的病例来说,木通损害肾功能与剂量大小相关,按药典推荐的木通剂量为成人每天3-6克,尚未见到按药典剂量用药引起肾损害的报告,在就诊的病例中木通用量均在10克以上,有一例竞达30克。医生为什么敢用这样大的剂量呢?笔者认为与“中药无害”的思想不无关系。至于木通与配伍药物之间对肾损害有无直接联系,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木通与某些药物合用对肾损害有相加作用,尚待今后研究。

从目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部分肾活检的结果来看,中药引起的肾损害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肾损害表现为少尿、水肿等症状,肾穿刺活检为急性肾间质性炎症,见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慢性肾损害表现为隐匿性发展,常无明显自觉症状,甚至作尿检查也无明显改变,但病人的肾功能却越来越差,肾穿刺活检为慢性肾间质性炎症,甚至有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目前尚无统一的有效治疗措施。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大多数早期病例效果较好,有的可以治愈,但对晚期病例效果欠佳甚至无效。所以争取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预防中药肾损害的关键措施是,应认识到中药也和西药一样是正常人体所不需要的,并是对人体有一定毒副反应的物质,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而用药不当也可致病的道理。所以在有病求医问药时,一定要小心从事,切不可有病乱投医。

肾的概念


中医说的“肾”与西医说的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说的肾虚与西医的肾功能障碍也是两回事,二者决不能混淆,更不能划等号。

中医说的“肾”是五脏之一。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远远超出了西医所说的肾的范围。中医的肾病除了包括肾实质病变和二便(大小便)异常外,还包括人体许多系统的病变,如骨、齿、髓、脑、发、腰、耳、二阴(前阴、后阴)等病变。中医肾病多为虚证,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气充溢则无病,有病多属精气耗伤,所以肾病多数出现虚证。肾藏真阴真阳,又称元阴元阳,是全身各脏阴阳之本源,当其他脏器虚衰时,必然涉及肾脏真阴真阳的亏损,在临床上需辨明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因为二者的治则和方药大不一样。肾阳虚证,多因年高肾亏,或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或素体阳虚,导致肾阳虚衰所致。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痈,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面色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在此基础上,还可出现男子阳痿滑精早泄;女子不孕、白带清稀而多,尿频清长、夜尿频多,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全身浮肿、腹部胀满等症。肾阴虚的原因主要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素问·上古天真本》)。肾阴一亏,则产生阴虚内热,甚则阴虚火旺。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强阳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闭经或崩漏。肾阳虚者应该温补肾阳,代表方为全匮肾气丸、右归饮等。肾阴虚者应该滋补肾阴,代表方有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一贯煎、大补阴丸等。

西医说的肾脏是解剖学的肾,主要功能是排泄水分、代谢产物、毒物和药物,保留人体所需的物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如合成和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等。西医学上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肾功能障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诊断有无肾功能障碍需要做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的项目很多,大致分为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酸碱平衡功能、肾血流量测定等。

正常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故当肾脏损害尚未达到严重程度时,各种检查仍可正常。如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分为四期: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④肾衰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西医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时,尿常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肾脏功能也有重要作用,此项检查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等优点。另外,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Ccr),可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且能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干扰因素少,敏感性较高,是目前较好的肾功能试验之一。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测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酚红排泌试验(PSP)可大致反应近曲小管的排泌功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主要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敏感性不高,常用于尿毒症的诊断。

西医肾功能障碍的治疗,除了治疗原发病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救治措施。到了肾功能严重损害时,还可考虑血液透析(人工肾)和肾移植,以挽救病人生命,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肾移植的相关知识介绍
下一篇:血脂异常也会损伤肾脏

栏目列表